濮陽園區一體推進管理提升降本增效
更新時間:2023-11-29 關注:1227
管理提升永無止境,成本優勢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2023年,濮陽園區一體推進管理提升和降本增效工作,以管理提升促進降本增效,以降本增效檢驗管理水平。
緊緊把握集團公司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
今年,省政府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濤,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正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楊恒等領導到濮陽園區開展專題調研,為園區發展指明了方向。一年來,濮陽園區緊緊圍繞集團公司化工產業“四個一批”戰略舉措和提升“兩個競爭力”方向,認真回答好“錢從哪里來?利潤從哪里來?成本怎么控?”這三個問題,重點在一體推進管理提升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力爭在化工產業困境中率先突圍。
牢牢用好切合園區實際行之有效的工作抓手
一是園區領導帶頭推進重點工作。今年初,園區領導班子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并明確了每個班子成員的“十件大事”,確保以“大事”為突破口,尋求園區發展的根本性好轉。二是持續推進管理提升。和往年一樣,園區各單位都把管理提升作為年初的大事進行謀劃,定目標、定思路、定措施、定重點事項,確保管理標準和水平逐年提升。三是扎實推進降本增效。面對異常嚴峻的經營形勢,園區上下開展了保生存全面降本增效大討論,抓大不放小,按照全流程、全視角的要求,各單位均制定了具體的降本增效措施。四是以專題會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定了就干,干就干成。今年,園區對周例會進行了精簡合并,重點召開專題會議,無論周末或節假日,確保重點工作可以隨時研究。尤其是10月4日至9日,園區連續6天召開專題會,專題研究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等重點工作,為奮戰第四季度奠定了基礎。
默默耕耘一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安全環保實現“零目標”。堅持“創新+責任”工作思路,壓實安全責任、筑牢安全底線。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雙重預防機制和安全信息化建設,強化特殊作業管理,強化環保動態管控,園區安全環保形勢持續穩定。
生產經營實現新提升。在采供端:成功引用中石油天然氣,成功打通液化天然氣供應渠道,天然氣供應初步實現多元化;積極研判煤炭市場,對標華魯恒升煤炭均價低52元/噸。在生產端:截至11月28日,合成氨裝置實現長周期285天(建廠以來最長運行記錄)、三胺裝置實現長周期281天、煤化工裝置實現120天穩定運行。9月份尿素日均產量突破1809噸、4月份三聚氰胺日均產量突破223噸,均創歷史最優。在銷售端:銷售車用尿素15.1萬噸,同比增加5.74%;三聚氰胺高端客戶銷量1.66萬噸,同比增加22%。在財務端:置換外部借款1.39億元,利率下降0.95%。新增銀行融資4000萬元。
技術創新實現新成效。今年園區完成科技創新項目17項,其中,化肥鍋爐裝置實施節能提升改造,每小時可節電800多度;甲醇二氧化碳機組引入ECT先進控制技術,每小時節約蒸汽3.58噸;三套三胺裝置氨氣提塔塔盤升級改造,每小時節約蒸汽1.5噸。
改革發展實現新突破。成立技術服務中心,共享用工1350人次。引進省投資集團新拓洋公司,籌劃盤活永樂生物方案;多方溝通協調,擬定多種方案,積極推進濮陽龍宇破產出清工作。全力支持實業公司發展,綠宇公司“蜜胺基泡沫技術及應用”獲河南省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超輕量化吸聲隔熱綠色復合材料開發》成功申報河南省產業聯合基金項目;豫能化肥持續主攻復合肥料、氮肥貿易、尿素溶液業務,實現總銷量31.1萬噸,營業收入5.15億元;豫能化工充分挖掘園區液體二氧化碳產能,作為唯一供應商參與中石化中原油田液體二氧化碳驅油技術的推廣。
轉型升級實現新進展。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精心謀劃企業轉型發展。一是積極推進化肥原料路線技改實施,加快項目融資和技術方案的優化,目前正在集團公司履行審批程序。二是推進MMA項目融資方案落實,優化設計方案,降低投資費用,推進項目建設。三是千噸級生物質乙二醇中試裝置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專家組考核,各項數據達到設計指標,產品質量達到聚酯級標準。四是千噸級草酰胺工藝包完成首次工藝論證,正在推進項目建設。
職工成長實現新保障。開展管理人員與大學生結對子幫扶活動,助力年輕職工快速成長。完成管理、技能、安全等各類培訓2.15萬人次。深入推進員工技能提升工程,11名職工通過集團高級技師評審。組織涵蓋化工工藝、設備維修等多工種的園區職工技能競賽,組織職工參加國家、省等各級職業技能競賽,為各崗位人員提供學習提升和展示的平臺。
微信投稿郵箱 zydhxcb@126.com